《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》今年“五一”正式施行!兑幎ā芬笫鄯繂挝槐仨氃谛涯课恢脼槊刻追棵鞔a標價,以打擊價格欺詐現象。但從國家發改委的督查看,執行環節并不順暢。國家發改委近日通報了5月1日后在北京檢查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的情況,11家知名地產公司因存在違規行為而榜上有名。國家發改委已責成北京市發改委對檢查發現的問題依法予以處罰,并持續跟蹤相關企業整改情況。(《北京青年報》5月6日)
國家發改委此前曾表示將在房地產領域實施反暴利干預。實行明碼標價、一房一價,理當視為反暴利措施之一。任何一項制度都難以堵塞所有漏洞。明碼標價的規定剛一出臺,就有專家表示悲觀。不過以我之見,開發商愈是消極,愈是見證了這一措施潛在的效力。對商品住房實行明碼標價、一房一價,意在建立一個透明的房地產市場。
從信息經濟學角度看,由于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現象廣泛存在,市場價格不可能靈敏地反映供求狀況,供求狀況也不可能靈敏地隨著價格發生變化,市場機制可能失靈。時下房價上漲勢頭未減,固然受供求關系、熱錢涌動和土地出讓金一路高歌等多重因素影響,但開發商與購房者之間的信息嚴重不對稱,同樣是重要因素之一。建造一套房子,到底需要多少成本。土地出讓金支出多少,建安成本多少,稅費支出多少,開發利潤多少,開發商心知肚明,購房者卻霧里看花。其直接后果,就是購房者很容易被開發商制造的虛假信息蒙蔽,房地產價格無法客觀反映供求狀況,價格的市場調節功能遭到扭曲。
這種背景下,國家發改委出臺《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》,至少為購房者節省了部分信息成本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這種信息成本只是消費者需要獲得的一部分。對一套商品房而言,除去《規定》中的有關內容外,至少還應了解土地成本和稅費成本。也就是說,開發商建這套房子,向政府繳了多少土地出讓金和有關稅費,消費者依然是一頭霧水。
土地出讓金和與房地產有關的稅費收入,已經成為不少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體,公示的主體或許以政府部門為主更為合適。這就涉及開發商信息和政府信息的對接共享問題。既然要求開發商全面公開商品房有關信息,政府就不應該讓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稅費收入成為秘密。不僅如此,對于房地產開發商公布的有關信息,政府應該提供可資檢驗的旁證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此前談到打擊房地產行業暴利時,曾表示將派員赴各地就房地產開發成本進行調研。試想,如果這項調研成果能夠成為公共信息,對于增強消費者的判斷能力無疑會大有裨益。
|